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各地对于货车的防疫政策不断变化,一些地级市下的不同县区又各自出台政策,互不相认,影响到货运物流。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
我国快递清明期间揽收包裹同期下降13.3%1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清明节放假期间(4月3日-5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整体运行平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共揽收包裹6.6亿件,比2021年同期下降13.3%,比2020年同期增长24.1%;共投递包裹6.9亿件,比2021年同期下降12.8%,比2020年同期增长27.1%。
据介绍,按照3月31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统筹做好道路货运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部署要求,全国邮政管理系统扎实做好清明节放假期间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
抓好寄递渠道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实抓细“人”“物”“环境”同防,督促指导寄递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和《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试行)》规定,严防行业内发生聚集性感染。
此外,各寄递企业加强网络生产运营的动态管理,统筹全网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在严密防范疫情通过寄递渠道传播扩散的同时,全力做好应对疫情医疗防控物资、鲜活农产品、重点生产生活物资 ……此处隐藏2861个字……化较快,前端来不及做异常拦截、停止发货等动作,大量已发出的快递滞留在转运中心、干线车辆、末端网点等环节。菜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网时效延迟4~5小时,客诉量普遍增加了20%。
末端配送虽然属于快递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打通至关重要。自疫情封控开启,城市道路及区域的封锁导致包裹配送时效无法保障;快递网点被封,包裹积压;大量快递员及派送运力禁止外出,无法正常营业派送;配送相关证件的办理时间长、部分街道管控加码导致带证车辆依然无法通行。
以顺丰控股(002352.SZ)为例,“在3月中旬疫情蔓延高峰期,公司国内共有17%的网点暂停收派,部分业务量受影响。”今年3月底,顺丰控股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随着国家防疫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多个城市又开始恢复正常活动,更多城市合理调整了之前停止收派的政策,截至3月29日,公司有约11%的网点受影响,总体件量呈复苏态势。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2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经测算,今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51.1,同比下降7.1%。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324.9、303.4、187.7和62.4,同比分别下降1.7%、8.6%、8.1和39.1%。
快递物流环节的“阻滞”拖累品牌商家的销售业绩。
今年3月,陈强所在公司的线上销量同比降低了10%左右。陈强表示:“公司发货的主仓库在南通,在经历了疫情后,公司计划在全国多个区域建设分仓,入仓发货的平台尽量早入仓、多入仓,同时引入多家快递合作商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强、李龙、刘立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