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应届毕业生月可支配收入过万仅有4.3%
本科应届毕业生月可支配收入过万仅有4.3%,有68.1%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大部分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1500元这个区间,本科应届毕业生月可支配收入过万仅有4.3%。
本科应届毕业生月可支配收入过万仅有4.3%1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来自北师大的研究报告,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可支配收入”,国家统计局是这么解释的: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可持续收入所得,婚丧嫁娶收到的礼金,出售资产所得,彩票中奖等一次性所得不算在可支配收入之内。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收入统计同样值得关注,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更具参考意义的中位数指标仅为29975元。
乍一看不足三万元的收入很低,这样一算月均可支配收入仅为约2491元,但人均水平是把没收入的部分老人、小孩包括在内的。试想一下,如果小伙伴家里的老人小孩较多,人均一 ……此处隐藏434个字……就是所谓的爱面子。
而且,在很多年轻人在面临招聘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在画大饼,给出的工资标准永远没有上限,但是实际上你入职只能拿到下限工资标准,那些招聘上写的工资报酬,离你永远差着十万八千里。
根据数据显示,对2020年毕业的应届的本科大学生跟踪调查,月入过万的人只有4.3%。
那放眼全国呢?
根据 CHIP的最近一次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也就是在扣除个人所得税和其他费用后实际得到的工资」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
而且,这是以家庭为单位做的统计,也就是说个人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的人,可能会更加的少,月入过万你就已经超过99%的人,是不是听上去十分的震惊。
实际上,本科毕业生有70%的人,月收入都在6000元以下,更别说还有很多大专毕业的,加上中途辍学没有上过大学的,工资基本都在3000-4000元左右。
很多人的最初目标都是月薪过万,实际上这个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甚至于每个城市的人均收入,很多人都达不到,大部分人只能勉强达到城市人均收入的中位数。
而且,月入过万的群体大部分都在一线城市,要知道月收入1万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根本就不能算是高收入,很可能只是温饱,如果再加上房贷,车贷,结婚,育儿,那1万元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现在,很多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即使每个月拿着3000-4000的工资,照样可以在二三线城市活得很潇洒,这取决你如何去定义所谓的有钱,是够花就行,还是花不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