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蜜黄芪的功效和作用,很多人对于一些东西是不了解的,比如说蜜黄芪,蜜黄芪,又名蜜炙黄芪,炙黄芪。也就是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下面看看蜜黄芪的功效和作用及相关资料。
蜜黄芪的功效和作用1蜜黄芪,又名蜜炙黄芪,炙黄芪。也就是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的。蜜黄芪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放入口中嚼咬会微微有豆腥味。经过了蜂蜜炒制后,增强了黄芪的补气润肺功效哦。
蜜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与黄芪大致相同,而因为经过了蜂蜜炒制后,增强了黄芪的补气润肺功效哦。所以,蜜黄芪可以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适宜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蜜黄芪的食用方法
注意养生保健的人们都会了解到:黄芪有一定的养气的作用,还有收肌敛疮作用,而蜜黄芪是用蜂蜜炙过的黄芪。经过了蜂蜜炒制后,增强了黄芪的补气润肺功效哦。对于蜜黄芪煎水喝,打粉吞服入丸药都是可以的,用量一般的应该15-60克。除此之外,这里介绍关于蜜黄芪的另外一种用法:养元鸡子,可以补肾健脑,强壮元阳。常服可治疗肾虚所致的早衰哦。
养元鸡子原料:
鸡子2枚,小茴香6克,菟丝子15克,桑寄生15克,蜜炙黄芪15克。
做法:鸡蛋打入碗中备用;小茴香、菟丝子、桑寄生、蜜炙黄芪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小时,趁沸时滤取药汁冲调蛋花,可依个人口味调以白糖或食盐。
……此处隐藏1014个字……茎,分开大小条,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闷润12~24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约2.5mm(8厘)厚的片,晒干。蜜黄芪.取定量的炼蜜,加入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加于净黄芪生片拌匀,闷润2~4小时,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表面显金黄火色,透香气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散热。
辅料用量每净黄芪片100公斤,用炼熟蜂蜜25公斤。
【饮片鉴别】黄芪: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片状,厚约25~3mm(8厘~1分)。表面显黄白色,内层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或外层有曲折裂隙,中心部黄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褐色、有纵抽皱。质坚略韧。气微,味甜,嚼之有豆腥气。
蜜黄芪:形如生片,表面显金黄火色,质较脆,略带粘性味甘。
【成分与作用】黄芪含有香豆素、黄酮化合物、皂甙及微量叶酸、胆碱、甜菜碱葡萄醛酸等。
黄芪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衰竭的心脏有强心作用。能使冠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血循环畅盛,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体外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杄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与功效应用】黄芪为补气药。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的功效。生黄芪用于固表排脓,如补益剂的“玉屏风散”(固表止汗)、痈疡剂的“透脓散”(托毒溃脓)。
“托里透脓汤”(托毒溃脓)等。经蜜制后性味转为甘,温,可增强其补气和中的作用,多用补益剂的“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归脾汤”(补血安神)及“参茸卫生丸”(补肝肾、健脾胃)等。